测量技术设计书
3.控制测量
3.1 平面控制
1.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等级
平均距离(KM)
A(mm)
B(1*10-6)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三 等
5
≤10
≤5
1/80000
四 等
2
≤10
≤10
1/45000
注:当边长小于
当GPS网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统转换成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时,应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2.布网原则与设计
1) 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布网状况进行设计。GPS网的点应有二点以上的点相互通视,有利于常规测量施测时的应用。
2) 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的测绘成果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
3) 为求定GPS点在地面坐标系的坐标,应与附近的国家高级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2个。
4) 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各等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合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三等
四等
一级
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条)
≤8
≤10
≤10
3.GPS选点与标石埋设
1) 选点前应收集与工程相关的各项资料:测区1:1万地形图;原有控制测量资料,包括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测绘部门所布设的控制测量成果资料。
2) 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
3) 各等级GPS点均需埋设永久性标石,标石埋设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埋设,也可采用现场灌制标石。
4.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
1) 接收机的选择
等级
项目
三等
四等
一级
接收机类型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
标称精度
≤(
≤(
≤(
观测量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同步观测
接收机数
≥3
≥2
≥2
2.外业观测
1) 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项目
观测方法
卫星高 度角(。)
有效观测
卫星数
时段长度 (分钟)
数据采集间隔(秒)
PDOP
四等
静态
快速静态
≥15
≥4
≥5
≥45
≥15
10~60
≤6
一级
静态
快速静态
≥15
≥4
≥5
≥45
≥15
10~60
≤6
2)观测作业要求:每时段采集数据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记录此时段的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故障情况;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接收机初始化(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集间隔、改变天线位置;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仪器、以免遮挡卫星信号;观测时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手机和对讲机,避免干扰卫星信号;在观测过程中应保证接收机正常工作,数据记录正确,每天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输出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会丢失。
上一篇:测量技术要求
下一篇:A-Ⅰ标段Ⅳ等水准测量施测报告
++《测量技术设计书》相关文章
- › 测量技术设计书
- › 测量技术要求
- › 大亚湾测量技术要求
- › 惠州市大亚湾引水工程测量技术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测量技术设计书
-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程资料 - 工程测量